愛媛大學/Ehime University

看完200115日金邊郵報的一則報導:經檢測疑似砷中毒(Arsenic Poisoning Suspected by Testing),有關日本愛媛大學Dr. Shinsuke Tanabe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實在應該特別敘述一下,因為他們是首宗針對柬埔寨地下水砷污染影響的臨床研究。

該團隊的研究動機,主要起因於20009月世衛組織與柬埔寨政府所公布的砷污染報告,該報告提及相對較高砷含量的省分有Prey Veng, Kandal, Battambang and Kratie等四省。因此,他們也在同年(2000)1228-29日於首都金邊外的村莊,針對42位村民進行調查檢測。在這兩天的調查中,他們裁剪收集頭髮、手指、腳趾等部位之樣品,並檢視手腳外觀。他們觀察到重複出現的皮膚黑褐色素,以及與砷中毒有關聯之可能致癌前奏病變"的發癢案例。他們也同時收集了這些村民所飲用的井水樣品,並影像留存那些具有上述異樣之村民的皮膚外觀,以進一步比對送回日本檢驗的頭髮與指甲樣品。這種砷中毒問題的潛藏悲劇是,他們發現有一家庭,一家大小五位成員出現皮膚乾燥、發癢等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可能致癌前奏病變,從幼兒到成人,他們的年齡範圍從18個月到32可以想像,這個家庭之未來將會是如何。

根據初步的判讀,村民身體上之異樣現象 ,他們高度懷疑都是砷中毒的身體症狀。不過,Dr. Tanabe強調,他不是醫生(註:世界著名的環境化學及生態毒物學家),不宜針對這些案例做出診斷。雖然如此,他的判讀仍招致世衛組織駐柬代表之批判(Dr. Bill Pigott),認為那是輕率且不成熟的言論。世衛代表強烈指出,他對於砷中毒的懷疑未經專家確認,檢驗結果也尚未出來,不應該有這樣的公眾論述,並且他也沒有那樣的能力或受過相關訓練能夠去做那樣的表述。世衛代表的強烈指正,也得到啟動柬國地下水質調查之鄉村部官員(Ly Thuch)之呼應:任何有關水質的資訊,都要小心地與可能受影響的民眾做溝通,否則一般民眾容易因環境中的毒素引起恐慌。

為什麼Dr. Tanabe之判讀,會引起世衛組織代表及柬國官員之嚴重關切,因為他高度懷疑所調查的村民有砷中毒的跡象,而這是與之前官方公布的地下水水質調查之先期報告所做的結論有些出入 ()